思想者:個人認為大有可為。
廣德三大主導產業、四大工業板塊。
機械制造屬于根基,任何二產都離不開機械制造。是應該繼續大力支持的。
PCB信息電子產業。 眾所周知,線路板是信息電子的基礎產業,利潤低,耗水大,存在污染。如果能以PCB為基礎,通過產業鏈招商引入高附加值上游企業,那么任何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。(電子消費品利潤大)但是目前的情況是:PCB主要供應手機、白色智能家電、儀表、電腦等上游企業。其中手機主要依托珠三角和海運供貨,富士康已經外遷。新的華為生態圈也遠離華東。白色智能家電企業華東地區集中在南京、蘇州、合肥,是當地納稅大戶,指望下游帶來上游絲毫不現實。儀表、電腦主板生產可以是突破口,但PCB產業發展多年,電腦主板生產廠家、精密儀表生產廠家并未通過補鏈招商引入形成規模。新興汽車電子信息產業招商慢人一步,廣德pcb信息電子產業已徒然淪為犧牲廣德人民人居環境的產業鏈底層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。
新材料產業暫未形成規模,不贅述。
以上三大行業都不是勞動密集型,未來的發展方向都是機器換人。也就是:我們期望通過發展以上三大產業,招引來高附加值企業,為廣德帶來高額稅收,通過稅收反哺,形成高福利、良好市政建設、優秀文教衛配套的城市,留住高素質人口。否則高鐵建成,廣德高素質人口會源源不斷前往杭州城市圈工作乃至定居。
理想很豐滿,但現實很骨感。
如果不考慮資源類和污染嚴重的企業,廣德納稅最高的工業企業是涌誠機械,年5000萬左右。以目前二產發展現狀,想形成高福利、良好市政建設、優秀文教衛配套的城市任重道遠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服裝加工類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。
工交口不待見它的主要原因有兩點:一是不屬于國家鼓勵的高新精尖,不容易出政績。二是存在安全隱患,容易發生特大事故。
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自有其優勢。
以工業園典范新加坡裕廊工業園為例,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22年,集聚大量成熟工業人口之后才轉型機械制造、信息電子、十年之后轉型金融服務和招商輸出。
勞動密集型產業一是容易集聚人口。服裝業能聚集大量青年女工,如果能給這些青年女工足夠的培訓和教育,可以通過婚姻引來大量的年輕男性定居廣德。以今年光山招人成本來算,勞動密集型企業集聚留下人口可謂成本低,效率高。勞動密集型產業二是不容易受大環境影響。衣食住行,有人就有生意,就有活路。勞動密集型企業三是未必就是夕陽產業,當產業規模達到一定程度,文化創意和科技因子自然會落地開花,不論是波斯頓的極寒系列羽絨服,還是現在暢銷國內和東南亞的漢服,都有著科創和文化基因。具備著高附加值且輸出了文化。
樓主的想法我思索良久,覺得不是不能做,而是怎么做的問題。
一、首先不能放在主園區,工交口習慣思維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。
個人傾向通過提拔有拼勁的年輕鄉鎮主要負責人來操作?砂言摲b基地設置在誓節,該地有高速,多地交匯,一旦有人口各種服務業就會昌盛。且商業土地較為廉價,配套商品房屋比較便宜。低成本有助于外地人口落戶。且以鄉鎮名義由下而上去規劃上報建設服裝基地,有助于減小阻力,功成是全體上下扶持有力,事敗則是鄉鎮沒有妥善考慮。對年輕干部來說,背負了風險,但也有很大的收益,操作這么大的事情,如果成功了,是廣德經濟界的明星,是服裝紡織業界的主心骨。敢挑擔子迎難而上做成事的名聲就打開了。
二、基地規劃建設一定高標準,確保安全。
倉儲與廠房分離又交通便捷,消防通道設置合理。在織里等地服裝基地基礎上充分超前規劃建設。
可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運營,政府折地入股。共享收益分配。
建設選地不一定要在誓節集鎮上,但一定要保證周邊有充足空地用于后續商業開發。(前期可開發1-2個樓盤,并配套學校)
三、通過安全檢查倒逼鄉鎮小服裝廠入駐
目前鄉鎮小服裝廠多半租住民房,安全風險極大。如果初期成本變化不明顯,入駐基地集中生產反而會帶來配套上的完善。
以這些小服裝廠為基礎,擇優劣汰,完善配套,同時主動出擊,外出招商,以目前服裝行業普遍不受待見的形勢,該產業基地預計可在
2-3年內發展到5-8萬人規模(參照織里目前45萬常住人口)。誓節繁華程度將一舉超過主園區。(也就是這件事做的再差也不會差哪里去,目前全縣小服裝廠在民房里打游擊的多了去,統一規范管理桃州鎮開發區都大大松了一口氣:不用怕出安全事故了)
四、規范生產制度,縮短工人工作時間。
織里的高工資是建立在兩班倒甚至是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的基礎上的。經走訪,很多女工每天14小時工作,收入在一萬多。
為盡可能提供崗位,留住人口,建議以八小時,不鼓勵加班。能保證縫紉速度中游左右的女工每個班八小時4000-5000工資即可。
三班倒以5000為基準,企業實際付出也僅僅為1W5,比起14小時一萬多工資還減少了成本。
要打敗織里,大量集聚年輕女工,唯有規范生產制度。在不增加成本基礎上改善年輕女工生產生活條件。隨著00后女工的長大,織里那種長工時,高薪資的模式在受過高中(或中專)以上教育的年輕女性心里已經不受待見。目前織里工人以老熟練工和少數小學初中畢業女工為主
可與各地中專院校聯系,大量招收年輕女工。(每天八小時,月入4000-5000的有知識女工是當地可持續發展必要動力)咱們也不說招縫紉工,什么服裝設計師、私人訂制服裝生產師....什么高大上叫什么,年輕人好洗腦。關鍵是工作環境不能像織里那么臟亂差。要符合小女孩對白領生活的幻想對不對?
同時廣泛宣傳長時間低頭縫紉工作會導致頸椎病、腰間盤突出等。年輕辛苦賺錢,年老還給醫院。不如拿著5000左右月薪每天只工作8小時,在配套完全的鄉鎮定居的觀念。
在年輕一代女工心中留下廣德工作環境好、配套服務好,鄉鎮房子便宜進城方便,鎮上配套方便的印象。
5-8萬年輕女工可以通過婚姻等帶來約10多萬外來人口,外來女工和踏實肯干的男工人結婚生育,穩定了社會,留住了工資。
這些人定居下來,每年可帶來幾十億的真金白銀消費。
直接間接收益將超過兩區兩園目前稅收。
五、產業形成規模后,要鼓勵發展文創產業
旗袍、漢服、LO裝、JK。需要專業人才緊跟年輕人喜歡的東西,懂得流行,制造流行。
逐步改變服裝業附加值低的現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