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工作學習告一段落,空閑時間比較多,電腦里又正好存有一批我大廣德的遙感影像,就利用這些數據對廣德的發展變遷做了一個簡單的多年份對比分析。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,為大家提供一個可探討的歷史話題。
首先對這批數據進行介紹,這批數據是來源于美國NASA公開的landsat(陸地衛星)衛星影像數據。Landsat系列衛星自1972年首星升空以來,已累計發射8顆衛星(第6顆失效),無間斷積累了自1972年至今大量的對地觀測數據。Landsat遙感影像數據覆蓋范圍為北緯83o到南緯83o之間的所有陸地區域,數據更新周期為16天(Landsat 1~3的周期為18天),空間分辨率為30米。
本次分析使用的數據年限為1976年-2016年的間斷影像數據,包含有1976、1986、1990、1993、1995、1998、2000、2001、2002、2003、2004、2005、2006、2007、2009、2010、2014、2015、2016年19個年份的landsat5、landsat7、landsat8三顆衛星的影像數據。
好了,廢話不多說,上干貨。
1、首先,1976年,本年度數據不完整,只能合成出假彩色影像,顏色與實際顏色存在較大差異。

此時廣德縣城面積僅為1.8平方公里,明顯可見的地物僅為盧村水庫與橫山水庫。
2、1986年

彈指一揮間,10年過去了,可惜與1976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,面積也依舊僅為1.8平方公里。
3、1990年

面積明顯增大,已經由1.8平方公里擴展到了3平方公里,正北方向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宣杭鐵路的施工工地,318國道也清晰的出現在了地圖了,必然是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養護。
4、1993年

90年至93年,建成區面積變化不大,依舊維持在3平方公里左右。此時宣杭鐵路已經完成建設,在圖上的亮度明顯降低,縣城去往火車站的道路已經可以很清晰的從衛星圖上看到了。亮點出現在西邊,很明顯是宣廣高速的建設現場。
5、1995年

宣廣高速施工明顯已經接近尾聲,318國道與宣廣高速之間多了一條聯絡線,大致走向為現在的廣寧路走向,交叉處即為G50高速廣德出口?梢姀V德縣城市的主要道路結構在1995年已經可見眉目了。但城市建成區變化不大,依舊在3平方公里左右。
6、1998年

建成區面積已經擴展到了4平方公里左右,相較于1995年增加了1平方公里。這期間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桃州南路的建設了,桃州南路直接連接起了老農貿市場與廣寧路。交叉處就是大名鼎鼎的螺絲殼。
7、2000年

2000年的影像對比度很差,但從可以清晰分辨的道路結構來判斷,城市自1998年應該沒有明顯變化。
8、2001年

01年的變化依舊不大,明顯的一點是在現在建材市場的位置出現了明顯亮斑。
9、2002年

02年的數據出現明顯錯誤,無法判別。但根據03年的影像,02年時應該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。
10、2003年

03年的變化就很大了,宣廣高速已經在向東連接了,祠山崗互通正在建設。開發區大石頭的位置已經出現了很大塊的亮斑,明顯是已經啟動了建設,F在萬桂山路沿線也出現了明顯的條狀亮斑。如果說95年前后的宣廣高速,宣杭鐵路、廣寧路奠定了整個廣德城市空間形態基調的話,那這一年應該可以算上廣德縣城建成區大擴張的始點。
11、2004年

04年建成區變化依舊不大,但整個開發區的擴張相較于03年是相當驚人的。
12、2005年

05年縣城建成區面積在不包括開發區的情況下,已經擴張到了接近6平方公里,開發區的面積相較于05年繼續大幅度擴張。廣德至盧村公路已經很清晰的出現在了地圖上。廣寧路以南新城區的位置也出現了明顯的施工圖斑。
13、2006年

06年的變化相當大,開發區的擴張可以說十分驚人,一年多的時間擴大了一倍多。萬桂山路也已經整體清晰的出現在了影像上,從老北門至邱村的道路也很清晰的出現在了地圖上。新城區新政府周邊的道路框架已經可以很清晰的觀察到了。即使不包括開發區,整個縣城的建成區面積已經接近9平方公里了,而這一年,開發區的面積已經與縣城相當了,并且即將于縣城連成一片。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06年都是大擴張的一年。
14、2007年

如果說06年是突如其來的大擴張的話,那么07年就是在往06年撐開的道路框架中瘋狂的填上各種用地類型。
15、2009年

從06年開始的大擴張在06年之前很罕見,但自06年之后的每一年,桃州鎮都在經歷同等規模的擴張,以致于都很難說這是大規模的擴張了。這一年,包括進開發區的話,整個廣德縣城已經有24平方公里了,相較于10年前的4平方公里,已經足足增大了6倍。
16、2010年

2010年相對于2009年變化并不大,但新城區局部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,新城區道路框架內的建設已經填滿了各式各樣的建設工地。
17、2014年

2010年-2014之間的三年中,landsat7衛星出現了故障,故缺失了11、12、13年的數據。從14年往后的數據也均為landsat8衛星的遙感影像了,這一年開始,影像分辨率從30米提升到了15米,但與這相比更驚人的是廣德縣城建成區面積已經從26平方公里增加到了44平方公里,3年時間增長了70%。在這一階段已經很難用某個具體的項目去描述縣城的變化了,因為項目實在太多了,實在無法一一通過具體的將設項目來描述城市的變化了。
18、2015年

在14年影像上尚呈現出裸土色的區域已經大面積的被建成區覆蓋了,整個城市框架內已經基本填滿了,從祠山崗往東亭方向的擴展還在繼續,新城區也在繼續向G50高速方向擴張。
19、2016年

2014年至2016年,整個城市的空間擴張相較于以前很明顯的放緩了,這也從一方面體現了新常態下經濟增速的放緩,另一方面也反映城市由外延擴張式增長更多的轉向了內生式的發展。
從1976年至2016年,40年間,可愛的家鄉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從1.8平方公里擴張到了2016年的46平方公里,足足增加了24.6倍。這段歷程發生在我們每個廣德人的身邊,總有些變化的親歷者就在我們的身邊,我相信每個人的腦海里都對這段變化歷程或多或少的鮮活記憶,但由于缺少一個合適的機會,這些記憶無法轉化為所有廣德人的群體記憶。借助此文,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個契機,分享各自的記憶,讓所有的老廣德人、新廣德人都擁有這個城市的共同記憶。